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谦道深圳,(https://xueqiu.com/1679876430/333245342)
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了广泛的生产基地布局,覆盖中国、泰国、匈牙利、巴西、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,形成了“国内为主、海外为辅”的产能网络。以下是截至2025年较为详细的生产基地信息:
一、中国生产基地
1. 深圳基地(深汕):
◦ 产能:年产能450万辆(全球最大单一汽车生产基地) 。
◦ 品牌与车型 :“王朝系列”的汉EV/汉DM-i、唐EV/唐DM-i;高端品牌仰望的U9;还有“海洋系列”部分车型等。
◦ 技术亮点: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,生产搭载刀片电池的高端车型。
2. 西安基地:
◦ 产能:年产能90万辆,扩建后将达100万辆。
◦ 品牌与车型:“王朝系列”的秦PLUS DM-i、宋PLUS DM-i、汉家族部分车型(汉DMi、汉DMp等)、唐系列部分车型(如2022款唐EV );“海洋系列”的驱逐舰05、海豹DMi、元PLUS、海豚 ;高端品牌仰望的U8;方程豹豹5、腾势D9、N7等。
◦ 技术亮点:布局刀片电池生产线,支持本地供应链。
3. 长沙基地(雨花+星沙):
◦ 产能:年产能90万辆。
◦ 品牌与车型:“海洋系列”的海豚、驱逐舰05 ;“王朝系列”的宋MAX、元、秦PLUS DM-i、宋PLUS DM-i;还有K系列和C系列纯电动大巴;高端品牌腾势的D9(星沙工厂)。
◦ 技术亮点:智能工厂实现多车型柔性共线生产。这里还是比亚迪DM-i系统在全国唯一的生产基地,具备月产能6万车付的生产能力,未来规划打造月产能12万车付的生产能力。
4. 常州基地:
◦ 产能:年产能40万辆,2025年一季度产量7.8万辆(创历史新高)。
◦ 品牌与车型:“海洋系列”的元PLUS、海豹、海狮07EV;出口车型右舵版元PLUS(供应东南亚市场) 。其中,海豹、海狮07EV将搭载“天神之眼”B智驾系统,元PLUS车型于2月下旬改款升级并搭载“天神之眼”C智驾系统。
◦ 技术亮点:高度自动化产线,外销额超60亿元。是纯电海豹全国唯一生产基地。
5. 合肥基地:
◦ 产能:规划年产能132万辆,一期已投产15万辆。
◦ 品牌与车型:“王朝系列”的秦PLUS DM-i; “海洋系列”的驱逐舰05。
◦ 技术亮点:布局半导体和动力电池产线,支持长三角供应链。
6. 济南基地:
◦ 产能:一期15万辆,二期2025年6月投产,总产能30万辆。
◦ 品牌与车型:“王朝系列”的宋Pro DM-i; “海洋系列”的海豚;高端品牌腾势的SUV(2025年新增)。
◦ 技术亮点:AI视觉检测、AGV物流系统,60秒下线一辆车。
7. 郑州基地:
◦ 产能:年产能40万辆,二期扩建后达100万辆。
◦ 品牌与车型:“王朝系列”的宋Pro DM-i;高端品牌方程豹的豹5(2025年投产)。
◦ 技术亮点: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,占地超16000亩。
8. 襄阳基地:
◦ 产能:一期年产能30万辆,2025年投产。
◦ 品牌与车型:“海洋系列”的海鸥;商用车电动轻卡、物流车。
◦ 技术亮点:聚焦新能源商用车领域,辐射华中市场。
9. 简阳基地(四川):
◦ 产能:规划年产能超百万辆。
◦ 品牌与车型:全系车型,包括王朝、海洋、腾势、方程豹等系列。
◦ 技术亮点:西南地区最大生产基地,带动上下游产业链。
10. 规划的其他国内基地:
◦ 上海基地:年产能150万辆,生产混动SUV和新能源车。
◦ 沈阳基地:年产能150万辆,生产SUV和MPV。
◦ 重庆基地:年产能150万辆,生产秦、宋系列。
◦ 武汉基地:年产能150万辆,生产MPV和SUV。
◦ 抚州基地:年产能20万辆,生产海豚以及海鸥。
◦ 南宁基地:年产能30万辆,生产电动皮卡(2025年投产)。
二、海外生产基地
1. 泰国基地:
◦ 产能:年产能15万辆,2024年7月投产。
◦ 品牌与车型:“海洋系列”的海豚(右舵版) ;未来计划引进宋PLUS DM-i。
◦ 市场覆盖:东南亚及澳新市场。
2. 匈牙利基地:
◦ 产能:一期年产能10万辆,2025年10月投产。
◦ 品牌与车型:“王朝系列”的宋PLUS DM-i 。
◦ 市场覆盖:欧洲市场,避开欧盟关税壁垒。
3. 巴西基地:
◦ 产能:一期年产能15万辆,2025年上半年投产。
◦ 品牌与车型:“海洋系列”的海豚、元PLUS 。
◦ 技术亮点:布局电池和电动客车产业链。
4. 乌兹别克斯坦基地:
◦ 产能:年产能30万辆,2024年6月投产。
◦ 品牌与车型:“王朝系列”的秦、宋 。
◦ 市场覆盖:中亚及俄罗斯市场。
5. 墨西哥基地:(规划中)
◦ 产能:规划年产能15万辆。
6. 土耳其基地:
◦ 产能:规划年产能15万辆,2026年底投产。
◦ 品牌与车型:“王朝系列”的宋Pro DM-i 。
◦ 市场覆盖:欧洲及中东市场。
三、刀片电池生产基地
• 重庆璧山基地:年产能20GWh,全球最大刀片电池工厂。
• 绍兴基地:年产能15GWh,供应DM-i车型。
• 长沙基地:年产能30GWh,2025年投产。
四、全球产能布局总结
地区 生产基地数量 年产能(万辆) 核心品牌与车型
中国 16个 672万(规划) 王朝、海洋、腾势、仰望、方程豹全系
海外 6个(含规划) 90万(规划) 海豚、宋PLUS DM-i、电动皮卡等
全球总计 22个 762万(规划) 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
五、技术与市场策略
1. 本土化生产:海外基地优先生产符合当地需求的车型(如右舵版海豚),降低物流成本。
2. 供应链整合: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等核心部件自主生产,提升产能弹性。
3. 高端化布局:深圳、西安基地专注高端车型(如仰望U9、U8),郑州基地生产方程豹系列。
4. 出口网络:8艘滚装船投入运营,提升全球产能调配效率。
比亚迪通过“国内集中、海外分散”的产能策略,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,还加速全球化布局,目标2025年海外销量突破80万辆。
编者注:信息难免有疏漏,欢迎补充指正。
$比亚迪(SZ002594)$ #比亚迪# #新能源汽车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