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13日,国际足联正式确认了首届扩军后的U17世界杯(世少赛)48支参赛队伍名单。本届赛事将于11月5日至27日在卡塔尔举行,这也是世少赛历史上首次扩军至48队,但令人遗憾的是,中国U17男足(国少队)再度无缘这一国际舞台,延续了长达20年的“世少赛荒”。
扩军背景与参赛格局:亚洲席位增至8个,印尼成黑马
自2025年起,U17世界杯从每两年一届改为每年举办,参赛队伍由24队增至48队。亚洲区的名额从原来的4席提升至8席(含东道主卡塔尔),理论上为更多球队提供了机会。然而,中国队的表现却与这一利好背道而驰。
从最终名单来看,亚洲区除东道主卡塔尔外,沙特、乌兹别克斯坦、日本、韩国等传统强队悉数入围,而印度尼西亚的崛起尤为亮眼。印尼队在U17亚洲杯中先后以1-0击败韩国、4-1大胜也门,提前锁定世界杯资格,成为东南亚足球的新希望。反观中国队,小组赛两连败后提前出局,甚至未能跻身亚洲前八。
展开全文
中国国少队:从希望到幻灭的20年困局
本届U17亚洲杯,中国队与沙特、乌兹别克斯坦、泰国同组,被外界称为“死亡之组”。尽管赛前主教练上村健一强调“每场都是硬仗”,但球队在实战中暴露出体能不足、防守漏洞频出、关键球处理草率等问题。首战1-2不敌沙特后,次轮面对乌兹别克斯坦,虽由张城瑞率先破门,却在补时阶段遭逆转,最终以1-2告负,提前一轮出局。
技术统计显示,中国队两场比赛控球率均不占优,且上下半场尾声屡现注意力不集中,导致连续丢球。主教练上村健一坦言:“高强度对抗下,体能储备不足是致命短板。” 更令人唏嘘的是,自2005年后,中国适龄代表队已连续20年无缘世少赛,即便在扩军背景下仍未能打破魔咒。
扩军红利下的亚洲足球:机遇与挑战并存
扩军后的世少赛为亚洲足球提供了更多展示平台。例如,塔吉克斯坦、朝鲜等非传统强队首次入围,印尼的崛起更凸显青训体系的重要性。然而,中国足球的困境却暴露了更深层问题:
1. 青训体系断层:与印尼、乌兹别克斯坦等队相比,中国U17球员在基本功、战术执行上差距明显。
2. 赛事经验匮乏:球队在预选赛后缺乏高水平热身赛,导致实战抗压能力不足。
3. 人才选拔局限:尖子球员数量有限,且未能形成良性竞争机制。
中国足球需要一场“青年革命”
U17世界杯的扩军本应是中国足球重返国际舞台的契机,但结局却再次印证了“不进则退”的残酷现实。当印尼、塔吉克斯坦等队凭借系统规划实现突破时,中国足球亟需从青训体系、赛事运营到国际交流进行全面改革。唯有如此,才能避免未来继续在扩军的“分母”中沦为背景板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