粮画艺术在民间被不断的传承和发展,把五谷杂粮从可以进食的“营养物质”转化为挂在墙上的“精神食粮”,是中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的最高体现形式。
传统工艺
东明粮画主要是巧妙利用各种粮食种子的自然形状和颜色,经过防腐防虫处理后,精心拼粘创作而成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画,一般以书法、山水、花鸟、人物和吉祥图案为主,其画面工写结合、栩栩如生、适当夸张、对比强烈、浮雕感强,充满乡土气息,具有“国泰民安、五谷丰登”的美好寓意。
从收集材料、精选种子、防腐处理、晾晒、将种子精心粘在画板上,再经过刷油、阴干、装裱等,一幅粮画要经过二十几道程序,处处都是细活,要求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。
艺人利用粮食、草籽、菜籽、花种等颗粒的自然形状和颜色,经过防腐处理后,加之染、切、拼、粘、排、雕等工艺,运用构图、线条、明暗、色彩等造型手法,精心粘贴创作而成的书法、山水、人物、花鸟等形象的工艺美术作品,粗狂中不失精妙,淳朴中显露华丽。
近年来,东明粮画走出国门、扬名海外,凭借古老而震撼的制作技艺和细腻而精美的作品屡获大奖,多次被高价拍卖或收藏。
传承人简介
韩国瑞,男,1980年3月生人,目前是东明粮画制作技艺第八代传承人,其粮画作品屡获国家级、省、市级大奖,先后被评为“齐鲁文化之星”、“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”、“菏泽市工艺美术大师”、“菏泽市民间粮画艺术家”、“菏泽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”等,多次出访欧美、东南亚等地进行非遗展演和文化交流,被中央电视台、山东卫视、凤凰卫视、新华网、中国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,引起社会广泛关注。
为了让这项非遗文化得到传承,韩国瑞开发了专门的教具,与广东、北京、四川、辽宁及山东的12所学校开展“非遗粮画进校园”活动。近年来,韩国瑞还在自己家乡武胜桥镇韩楼村建立工作室,为当地村民提供创作、包装等环节的就业机会,在传承非遗中帮助村民增收。
东明粮画博采众长,注重非遗技艺传承,在实践中技艺不断创新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粮画风格,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粮画产业化之路。截止目前,已有上万名学生体验学习粮画手工课程,使粮画制作技艺在校内遍地开花,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粮画制作技艺的发展培养了后备力量。
队员们,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山东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:确定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走在前列的目标;构建五大体系;建设了“两区三带”五大文化区域;实施了八大工程。这些工作已经在山东初步显现成效。跟着【文化自信】栏目,我们了解了很多山东传统文化,心中倍感骄傲与自豪。暑期已进入尾声,希望队员们能够跟随【文化自信】的脚步,继续去追寻更多有意义有意思的山东传统文化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亲身参与体验,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下周,新学期【国旗下讲话】栏目又要和大家见面啦!敬请关注哦!
本期编辑 | 李 暖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